家庭醫(yī)生在線首頁 > 心理睡眠 > 精神疾病 > 強迫癥 > 正文

強迫癥有哪些癥狀? 如何治療強迫癥

2017-03-28 08:39:07      家庭醫(yī)生在線

有人說追求完美的人不是處女座,就是有強迫癥,其實強迫癥并非只是追求完美。患上強迫癥的人群都會受到精神上的折磨,強迫癥自己反復一些想法和思維,往往影響個人的正常生活。下面一起來了解強迫癥。

強迫癥有哪些表現(xiàn)?

1、強迫思維

強迫性懷疑和回憶,強迫性窮思竭慮。如:出門后總是不放心門是否關好,睡覺前總是在想門有沒有關好,考試完成后總是擔心會不會忘記填寫姓名,寫快遞單的時候總是反復檢查是不是地址和電話號碼正確?;颊呙髦@些想法毫無意義,但又非想不可,因此焦慮不安,非常痛苦。

2、強迫行為

強迫行為 強迫性反復洗手,有人每次洗手一定要洗20分鐘左右才肯罷休。強迫性計數(shù),有人每次進衛(wèi)生間一定要用30張手紙。強迫性禮儀動作,有人每次穿衣服時一定要左袖伸三次,右袖伸三次,然后才肯把衣服套上身。在日常生活中,某些人也會出現(xiàn)一些強迫現(xiàn)象。

如何治療強迫癥?

1、找到自己恐懼的根源所在

強迫癥的發(fā)病是內外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,引發(fā)強迫癥的外在因素有很多,卻又大同小異,一般包括遺傳因素、應激因素等。對這些因素分析透徹之后,即可真正的找到產(chǎn)生強迫癥的外在因素。一些讓人感覺羞恥或者厭惡的內在想象、沖動或者是一些抽象的想法,也能引起人的焦慮和痛苦,這一類就是內在的恐懼線索。比如,想傷害自己或親人的沖動,開車時想撞人的沖動,不反復的去做某一動作就會有災難性的后果發(fā)生等等。

2、行為禁止法

通常情況下,當人們暴露在恐懼的情境中會感受到焦慮和痛苦,因此會極力回避這種環(huán)境。這時必須靠自己的意志力或其他人的幫助來阻止回避行為的發(fā)生,只要在恐懼的情境中暴露的時間足夠長,這種焦慮和痛苦就會緩解。經(jīng)過反復大量的脫敏并阻止回避行為的發(fā)生,最終對這類情境就不再恐懼,建立正常的行為模式。

3、有治療信心

很多患者一聽說自己患有強迫癥,就接受不了,認為強迫癥是一種不能治愈的病癥,其實不然,強迫癥雖說是比較的頑固,但是確是能治好的,只要患者選擇好的方法,在醫(yī)生的指導下積極的治療,強迫癥是完全可以走出來的。

4、放松心情

強迫癥的發(fā)病主要就是不良的心情因素,因此,強迫癥患者在平時積極治療病癥的同時,還要積極的調節(jié)自己的心情,讓自己每天的心情好一些,多一些陽光,少一些陰霾,及時的趕走自己心中的烏云,不要讓烏云遮蔽著自己的雙眼,而看不見生活中的陽光和幸福。

(責任編輯:陳健慧 )

相關文章推薦

    科大夫掛號引導

    合作醫(yī)生

    相關問答